【机械工业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何尝不是一面展示自己最佳姿态的旗帜。
在世界各地,对于经营工程承包项目的央企来说,每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地标或者说是样板项目,中国水电国际自不例外。“在世界版图上,有包括正在实施的总投资23亿美元的厄瓜多尔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和即将完成的"东南亚三峡"马来西亚巴贡水电工程等;在非洲大陆上,有尼罗河上最大的麦洛维水电站和非洲第一高坝泰克泽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东非经理部副总经理龚昌银如数家珍。“最为重要的是,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龚昌银如是补充。
肯尼亚的第一站:中水电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1日下午3时许,记者团一行从约翰内斯堡抵达内罗毕。当晚,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韩春霖宴请了记者团全体成员,席间敲定了22日一早开始采访的第一家中资企业中水电东非经理部。
作为目前占有国际水电建设行业50%以上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2011年,中水电国际业务新签合同额30多亿美元,在中国外经企业中排名第二,营业额排名第三。
作为中水国际的一员,龚昌银在海外转战了12个年头,工作现场也从亚洲转到了非洲。谈及东非公司在集团海外布局中的重要地位,龚昌银当仁不让:“集团公司实行5大区域化管理模式,而东非市场在5大区域中地位尤为重要。肯尼亚作为东非区域最大的经济体,战略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也是公司重点业务区域和最早开拓非洲业务的一个桥头堡,并由此辐射到周边的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和赞比亚。”
正像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韩春霖所说的那样:“目前,肯尼亚政局稳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所以对中国承包工程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此外,当地治安状况较好,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安全的;两国政府高层关系发展良好,也促使中国企业逐步加大了对肯尼亚的投资力度。”
中水电东非经理部成立于2007年初,截至目前,在肯尼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通过竞标先后承接了14个项目工程,合同金额累计5.5亿美元。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供水、污水、灌溉、公路、大坝修复以及水电站建设。其中两条公路以及一座电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故事和感受让龚昌银尤其难忘。
两条公路一座电站
肯尼亚内罗毕―锡卡公路不仅是肯尼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整个东非的形象工程,肯尼亚总统齐贝吉亲自为锡卡公路奠基揭碑,可见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2009年10月20日,由于强降雨的影响,导致Kaimbu镇一座在建楼房发生倒塌事故,正在肯尼亚内罗毕―锡卡公路第二标段施工的公司项目部迅速以"中国水电"的名义,积极组织抢险队伍,并组织大型吊装设备迅速到达抢险救灾现场,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救援行动。”龚昌银回忆说,“当时,"中国水电"之名在当地广为传颂。”
目前,锡卡公路Lot2标段已经全线通车,肯尼亚各级官员也将此标段立为样板路,称该项目为内罗毕人民修筑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高速路、放心路。最为重要的是,该项目在内罗毕和锡卡两座城市之间架起了连通大道,既连通了城市间的交通,又连通了城市间的经济往来。
另一条公路是伊玛里公路。伊玛里所处地区干旱少雨,运输工具缺乏,当地人靠背水为生,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中国水电一边克服着施工中的种种困难,一边赠送当地社区水利设施和发电机,并为当地ISINET小学送水,受到热情洋溢的学生们的夹道欢迎。
伊玛里公路穿越整个马塞居住区和埃博塞利野生动物园,公路的建成大大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马塞居住区农副产品的对外运输,更加大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经济贸易的往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纽带和运输大动脉。
而肯尼亚维多利亚湖畔松高罗电站工程更让龚昌银欣慰。项目的完工实现中肯双方共赢:“首先,缓解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用电不足的状况,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其次,展现了中水电先进的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中水电的海外形象。”
最让他开心的是第三点:“电站安装的所有机电设备及附属设备,全部是中国制造。国内30多家机电设备生产商采用国际最新的技术和工艺设计生产,在设计、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中国制造的品质表示高度的认同和赞赏。”
作为中国公司在肯尼亚承建的第一个水电站工程,松高罗电站工程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在带动国产机电设备走出国门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在肯尼亚市场的开拓打出了品牌。
